烧饭·LoFoTo

请叫我烧饭…请教我烧饭…我真的会烧饭…

转 关于 胶片摄影的看法

    对于后期  用组织某大大的话说是个小游戏  我们研究色调是为了用色彩表达我们的情感  我们迷恋黑白是为了用黑白述说我们的内在   当然  不管如何   完成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 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作者: @徐一恩   

    原文链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2013.1.20141003.4.ioIg44&scm=1007.10011.3235.0&id=14621805227&pvid=4ce4e661-c984-42af-b061-e878f177953c


--------------------------------------------


                                              今天朋友找了几张国外著名摄影师的黑白作品,基本上就是几张女人的造型,影调灰灰的很有感觉,朋友问我什么样的底片能拍出这种效果,我说这是后期,其实有几张是曝光不足作者后期调亮了造成了暗部偏灰且缺乏细节的效果,如同数码照片一样,现代胶片摄影既然依赖于扫描仪,那它数字化之后的结果必然可以后期,而且应该后期,很多朋友刚刚接触胶片可能认为胶片跟数码区别是数码必须后期,而胶片不用,其实不然,如果想要更好的结果,必须要借助实用的后期软件。我上一章中说,数码最枯燥的就是后期工作,让人坐在电脑前抓狂,其实只是相对而言,比起数码的后期量来说,胶片无疑要小的多,但成本却也高的多,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胶片是如何后期吧。

     当胶片进入扫描仪之前的工作,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前期,前期取决于你选择的胶卷型号以及你的测光,这里我说的测光是一种主动意识,而非被动,测光重要就重要在你想要怎样的结果,想要大光圈?小光圈?高速快门?低速快门?而不是无脑测光,得到数据就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摄影师数码相机都设置为M档的原因。

     进入扫描仪之后的工作我们统称为后期,整个扫描过程也就是胶片数字化的过程,便已经进入后期程序,每个扫描仪都有相配套的厂家软件,来进行扫描的较色、去尘、色阶曲线等等,就拿我用的Imacon扫描仪来说,厂家配套的软件叫做Flexcolor,我在扫描之前都会进行预扫描,然后对预扫描的结果进行校正,最好的方法是拍摄色板,根据色板做白平衡得到准确的色彩,然后调节基本亮度和对比度,保存为当前胶片的预设,再用这个预设进行扫描,这是扫描第一步,也是后期第一步;第二步是正式扫描,当然扫描出的结果并不一定准确,还需要在Flexcolor里对每张照片进行进一步的较色和调节明暗,因为胶片拍摄过程中有各种因素存在,胶片本身可能曝光过度,可能曝光不足,可能环境色温太低整体发黄,可能底片遭到灰尘污染,这些都是在这一步解决的。

     当扫描软件中的工作完成之后,我们将数字化的底片保存为其它后期软件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例如TIFF、JPG等等,再进入Lightroom或者Photoshop这样的常用后期软件里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例如照片的剪裁、再较色、锐化、明暗对比、后期上色,等等,这样你才能得到一张真正属于你的作品,包括之前你所做的一切工作,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例如底片扫描仪比较昂贵,大部分人可能只进行的前期工作,后期全部交由冲扫店解决,甚至很多朋友收到从冲扫店寄来的光盘之后,仅仅把照片压缩一下便上传上网络了,所以那些人拍出来的感觉都很像,前提是是否在同一个店里冲扫,因为你们都是由同一个“人”进行了后期工作。所以你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后期工作,才算是你参与了后期工作,才能得到属于你自己风格的作品,当然你拿到手的文件越大越好,数据量越多越好,这样保留的原始色彩信息也更多,便于后期,所以想玩好胶片摄影,还是需要熟练掌握后期软件。

     也许有朋友要问,如果都是后期的功劳,那岂不是用数码后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问题,后期是必须的,但不是全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胶片与数码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质感上:

     就如同你用扫描仪扫描一张空白的A4纸和你在Photoshop里填充一张白色背景得到的结果并不是一样的,同样是一片白色,扫描的A4纸有它的纹理和质感,因为它是由一个立体的真实存在的物体扫描得来的,那这个物体上不可能是绝对纯净的,必然携带它本身的特质-----纸的质感,而在Photoshop里填充一张白色则是绝对纯净不含任何杂质没有任何质感的。这也是胶片与数码照片的本质区别,胶片本身就是存在的实物,拥有厚度、颗粒、色彩结晶,扫描之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胶片质感”。

      质感是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共有的特质,那彩色胶片又多了色彩这一项,而不同的彩色胶卷又经过不同的色彩设计,当你在扫描仪软件中进行白平衡之后就会得到截然不容的色谱图,柯达160vc的红色与柯达160nc的红色可能就会有细微差别,与富士160NS可能会有较大区别,当色彩多了,这些差别也就多了,所以展示给你的是不同的底片效果,而数码照片当你进行统一的白平衡后得到的应该是同样的色彩,不应该么?

      目前国内冲扫行业存在两类扫描设备,一种是专业类扫描仪(代表机型:Epson v700、IMACON),一种是冲印类扫描仪(代表机型:富士Frontier系统魔术手、诺日士),前者从便宜的几百元的135底片扫描仪到十几万的虚拟滚筒都有,后者则多为上百万的冲印系统自带的扫描仪,这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扫描的自定义上,专业扫描仪一般应用于个人创作或者是专业工作室的图像输出上,而冲印类扫描仪则为传统的冲洗照片提供服务,我们小时候去店里洗照片,就是这种扫描仪扫出来再冲印的,而并不是那种古老的暗房传统放大。那既然区别在扫描的自定义上,结果也自然不同,专业扫描仪提供个性化的工具,让你对胶片进行个人后期创作,而冲印类扫描仪则由设备工程师设定预定色彩进行统一的色彩校正以及美化,所以后者扫描出来的照片具有相似的色彩和影调。前者的优点是可以自己校正底片色彩,缺点是最好由自己操作而且需熟练掌握扫描软件;后者的优点是可以美化一些品质较差的胶片的色彩,缺点是千篇一律,当然也可以算作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也为很多摄影师所喜用。

     说到最后,我们发现胶片后期与数码后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多了扫描这一步,也确实是这一步决定了结果。那么回到前面朋友问我的那件事上,他举例的是黑白胶片,无论我们后期怎样调节,胶片的质地纹理肌理都是存在的,所以给你的感觉始终是一张黑白胶片作品,只是用不同的黑白卷可能得到不同的质感,有些厚重一些,有些单薄一些,有些颗粒大,有些颗粒小。彩色胶片也是如此,往往你在Flickr上看到的国外摄影师用Reala拍出的作品色调与你用Reala拍出的色调是不同的,并不一定说谁的更像Reala,但肯定不会像Ektar,而且一眼便能看出是胶片拍的。

    OK, ENJOY IT.

评论
热度(24)
©烧饭·LoFoTo | Powered by LOFTER